王兆春在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工作暨商业模式创新培训会议上的讲话_半岛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

涂布机中心

Global supplier of film equipment
— 涂布机中心 —

王兆春在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工作暨商业模式创新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半岛体育电竞竞猜    发布时间:2023-08-18 06:49:43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部署,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工作。昨天,有13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经验,进行了商业模式创新培训。刚才为首批创新转型优胜企业代表授了牌。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局马向晖局长、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苗长兴主任、省经信委李世瑛副主任、省财政厅姜龙副巡视员百忙之中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我们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和殷切希望。我们要认真贯彻好领导讲话精神。下面我讲五个问题。

  “十二五”时期,全省中小企业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顶住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地推进创业创新,加大“两化”融合力度,加快发展新经济,积极打造新引擎,探索新路径,开创了中小企业发展新局面。一是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中小企业户数在逆境中实现井喷式增长,达到190万户,位居全国第三位。3年间增加了100万户,超过改革开放以来35年的总数。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达到39699户,增加4520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9.27%,提高三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分别居全国第二位。今年1-2月,中小企业达到195万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66%,高于全部规模工业1.14个百分点。二是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新增企业80%以上是服务业,教育培训、文化体育、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登记户数成倍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86.7%、149.5%.101.0%。全省中小企业一、二、三产企业户数占比为4.9:10.7:84.4。高新技术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8%和7.6%。从业人员达到2887.9万人,比2010年增加476.5万人。三是创新动力慢慢地加强。传统产业在继承中提升,保持发展活力。信息、生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成为新兴力量。技术创新、各类研发机构和技改投资稳步增长,新增专利、名牌和著名商标70%以上来自中小企业。通用设备、计算机和电子、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增长9%以上。中小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2.1%。四是创新典型层出不穷。中小企业适应新常态的能力不断的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正在接续转换。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纷纷涌现,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增幅达到36%。电商交易额增长31.1%,网络零售额增长33.7%,中小企业在创业孵化、专精特优、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兴业态、聚集升级、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工匠精益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取得了新经验,增加了新动能。

  “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小企业把推进创业兴业作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一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建议》、《关于快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建议》和推动商事改革、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召开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兴业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兴业工作的意见》、举办三届“山东创业创富项目博览会”和“中小企业双创周”等系列活动,强化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创业兴业的环境和氛围逐步优化,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活力。二是加大创业载体建设。统筹推进创业主体培育、创业载体建设和创业服务,制定完善《山东省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意见》,慢慢地加强孵化基地建设力度,提高创业承载能力。培育省、市创业辅导基地、创客空间600余家,建筑面积近8000万平方米,培育企业4.5万家,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培育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1家。省级创业辅导基地254家,孵化企业2.5万家。先后有108家辅导基地获得财政扶持1.61亿元,省级创业辅导基地平均孵化企业个数,由最初不到30家增加到近100家。三是建立创业辅导师队伍。聘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优质服务机构和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与创业成功人士,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师队伍,省、市两级创业辅导师达到688名,为初创者解疑释惑,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山东建立创业导师的做法得到工信部苗圩部长的充分肯定,并专报国务院。四是共建创业创新学院。依托潍坊科技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建设四家“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创新型人才。每年组织100多名专家定期为小微公司可以提供创业技能、财税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免费诊断和现场咨询指导,为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创业知识和智力支撑。

  推动和引领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广泛深入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效果非常明显。一是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积极支持和引导重点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研发机构,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解决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共性技术难题,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十二五”末,全省中小企业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12家,占全省的51.40%,国家级技术中心72家,占51%,中小企业专利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分别占全省的65%和80%以上。二是大力培育“一企一技术”。推动中小企业创造独门绝活和技术诀窍,研发专有技术。目前,省级“一企一技术”企业达到1990家,拥有发明专利4159项,实用新型15360项,外观设计4275项,著作权2351项,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3项。小微企业研发成果占65%以上。“一企一技术”创新提升了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质量,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评价,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三是持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技术改造是实现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十二五”以来,全省各级扶持中小企业技改项目4000多个,投入资金50多亿元,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应运而生。烟台持久钟表,大范围的使用在高铁、机场、核电和船舶,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与5个领域的国家级标准制定,产品畅销全国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30余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销售7.01亿元,利税4881万元,出口3500万美元。

  认真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意见》,适时启动我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实施“育苗扶壮”工程。一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引领中小企业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强化协作配套能力;实施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充分的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取独特工艺技术、生产特色产品;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实施品牌发展的策略。把品牌建设作为推动中小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鼓励中小企业学习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和生产操控方法、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推动精益制造,做强核心业务,争创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十二五”期间,一大批品牌产品应运而生,70%以上著名商标和著名品牌产品来自中小企业。三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全省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05家,集中在轻工、食品、机械、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稳中向好提供了强力支撑。山东鼎泰盛食品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专注研究高效节能连续式灭菌生产线,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食品加工机械装备数控化、智能化,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销售增长率达70%,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山东中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复合酶制剂、红曲米、功能性红曲等复配食品添加剂生物制品,6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畅销20多个省市和出口东南亚、欧盟13个国家。

  一是聚集度逐步的提升。中小企业呈现出由个体分散向群体聚集发展的新趋势。2016年,全省年出售的收益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发展到230个,比2010年增加134个。培育省级重点产业集群121个,山东省特色产业镇200个,形成了一批“名城”、“之都”、“之乡”等区域品牌,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带动力量。同时,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后产能。二是战略新兴起的产业步伐加快。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军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促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配套产业迅速崛起,中小企业制造向中高端发力。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高端凿岩机械、山东九章膜技术有限公司反渗透膜元件产业化,新型高性能反渗透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崛起。制定《山东省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考核办法》和《山东省中小企业创业补助创新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措施,发挥激励和“指挥棒”的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创新技术,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目前,全省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3000多家,占全省的70%。

  推动互联网向经济各环节加速渗透,助推中小企业全方位创新。一是大力推进电子商务。2015年确定为全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年,重点培育电商示范村,示范市场,产业园区,特色服务示范,平台和企业,共2212个项目。全省建成11个“易商”地方平台,6个行业平台,企业店铺871个。全省淘宝村达到64个,淘宝镇达到6个,评选表彰110家“互联网+”卓越典型,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由神秘走向普及,激活并带动了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行动。召开了全省中小企业互联网+推进会议,推出一大批典型经验,制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培训、典型引领、经验推广等措施加快了互联网渗透融合步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初露端倪。青岛市国际机器人产业园获批全国首家国家级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潍坊市帅克机械有限公司引进瑞士高端装备开发的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潍坊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涂装装备,智能总装装备、智能焊接装备、电控系统、机器人及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成为新亮点。三是推动互联网服务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服务发展迅速;依靠互联网发展的智能仓储、配送运输,提升了仓储运管水平和效率;在线医疗、智慧养老、网络化教育、网上商店、移动支付、网络租赁等便民新业态,让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全省各级逐渐完备公共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多样性、多层次、公益性服务。一是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省平台网络体系2014年9月份建成投入运营。项目总投资2亿元,形成了以省平台为枢纽,16个市级综合窗口平台为支撑,20个产业集群专业平台为节点“三位一体”的平台网络体系。平台网络共开展服务活动35433次,累计服务企业36.8万家。二是加强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培育。全省重点培育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765个,综合类平台145个,技术类879个,产业集群平台141个。培育认定省级示范平台达到200个。召开了中小企业服务商大会,搭建起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合作的桥梁。三是充分的发挥省中小企业协会、管理咨询协会、电动车协会等专业性社会服务组织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细化管理、标准质量、咨询培训等保姆式精准服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正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推进中小企业全面创新,培育新动能,实现中高速、中高端的发展目标。

  当前,中小企业创新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企业创新意识淡薄,组织和管理模式陈旧,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弱。不少企业对市场供需关系转变,特别是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带来的影响认识不到位,创新的动力还不足。二是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科技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认识不足,既没看到对传统发展方式的颠覆,也没看出提供的新资源、新平台、新机遇。三是科学技术研发投入不够,多数企业还没形成独特的竞争技术和产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具有研发活动的仅占13.9%,比全国中等水准低3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在全国排名第六。四是多数企业仅是着眼技术创新,对制度、管理、营销等全方位的创新关注不够,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上不足,制约了企业创新发展。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备的优势。第一是改革创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把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总实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发展环境将逐步优化。第二,产业体系优势。山东工业体系发育良好、门类齐全,有100余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业增加值从始至终保持全国第一,传统产业占全部工业的70%,这为中小企业创新升级提供了产业基础、机遇和空间。第三,人力资源优势。全省现有人才资源总量为1477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8万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514万人,技能人才504万人,分别占总量的14%、35%和34%。第四,市场空间优势。山东人口近亿,消费需求大。2016年我省电子商务交易额2.65万亿,网络零售额达3007亿,每个细分市场都能支撑成千上万个企业的发展。第五,“双创”氛围浓厚。已形成一批创新平台,一批经典案例,一批领军人物,有了聚集发展的产业生态,为“十三五”期间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省委省政府强调,要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我省中小企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逐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危机意识、问题意识和超越意识,以背水一战的气魄、抓铁有痕的劲头、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创新促转型,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重大部署,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中小企业由技术创新向全方位创新转变,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由中低速向中高速转变,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别、复合性发展的新动能。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决定性作用,按照市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走内涵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坚持推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个性化技术创新,形成独特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新优势。二是坚持推进关键环节创新带动综合创新,形成产业、技术、制度、机制和管理新优势。三是坚持推进创业孵化集约集群等发展模式创新,形成产业链和企业群协同关联发展的新优势。四是坚持推进以互联网等新技术支撑的业态创新,形成新产业、新经济、新模式的新优势。五是坚持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方式创新,形成适应把握引领发展新常态,精准、特色、高效的工作新局面。

  实施玫德、华民集团等以技术工艺引领的企业综合创新;实施华晶、山东陶瓷等以新材料引领的新兴起的产业创新;实施迈赫、帅克等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引领的生产方式创新;实施红领、山东迈尔等以个性化定制引领的制造模式创新;实施海尔创客、迪亚等以孵化创业引领的平台企业创新;实施以电商村、信息平台等引领的新型业态创新;实施集群、园区等集聚升级引领的组织形态创新;实施以摩拜单车等公众共享引领的共享经济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双创”基地,推动“双创”迈向更高层次;培育和打造一批细分行业领域的“隐形冠军”和排头兵,走好“专精特优”之路;培育和打造一批示范作用强、带动作用大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骨干企业,促进两化深层次地融合;培育和打造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企业,培育新的发展亮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协作配套紧密、产业链条完善、品牌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推动企业集聚化提升;培育和打造一批节能减排、绿色高效的环保型企业,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一)扎实推进“双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山东是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多、素质强,“双创”潜力巨大。要继续推进商事制度、行政审批、项目核准等改革,让全社会创业热情和激情充分迸发,让全社会“双创”激流涌动。一是宣贯国家相关政策,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借助各类媒体和开展双创活动周、网络商品博览会、全省创业创新论坛等多种形式,调动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创业兴业的新形式、新方法,让创业成为社会的新时尚,成为新时代的生活方式。二是加强载体建设,提高创业基地承载力。引导支持各地利用闲置厂房、楼宇、各类园区、开发区等培育一批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制定出台《山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提升一批基础设施完备、综合服务规范、示范作用强的省级“双创”示范基地,逐步的提升创业创新孵化载体的承载能力。“十三五”期间,力争再培育20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200个省级示范“双创”基地。三是完善创业服务,提升孵化能力。健全服务架构,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聘请企业高管、高校专家、工商、财税、金融等人员担任创业辅导师,不断壮大创业导师的规模。探索建立创业创新学院与创业辅导师互动交流机制,加大导师培训、实战力度,持续提升创业导师辅导水平。拓展基地服务与优质服务机构资源有效对接,提升孵化功能。推广济南迪亚、青岛橡胶谷链式孵化和金乡亿九“三零”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做专做精是中小企业独有的“剑法”。注重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组织精细化生产,采用独创技术和工艺,开发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在细致划分领域保持领头羊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一是培育“隐型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工艺、产业链条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上寻求突破,创造更多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绝活和专有技术。“十三五”期间,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00家,培育细分行业“小巨人”和“隐形冠军”500家。二是加快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继续实施“一企一技术”创新行动,充分的发挥人才培育、资产金额的投入、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联合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500家,不断的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培育创新转型优胜企业。选择一批有专特技术、经营有方、行业领先,并且保持高速成长企业,采用树典型、立标杆、强引领的方式,推动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十三五”期间培育省级创新转型优胜企业1000家,让先进企业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和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全省中小企业智能制造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以工信部和财政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为遵循,结合中小企业制造业特点,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一是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在医药、石油化学工业、电力、钢铁制造、能源、纺织、食品、水泥等行业开展流程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轻工、服装等行业开展离散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专用复合肥、生物农药、输变电设备等行业开展网络协同制造;在服装、家具、家居、休闲食品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在电梯、钟表、仪器仪表等行业开展远程运维服务。适时召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现场交流会,推广试点示范经验。二是构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入口、数据信息、计算支撑,帮助中小企业借助云平台,开展“机器换人”、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成立智能制造服务联盟,建立智能制造专家库,组建智能制造咨询与服务团队,健全对接服务机制,为企业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装备技术和融资支持等提供普惠式服务。三是建立智能制造协同机制。鼓励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智能制造培训、人才教育培训和创新转化的常态机制。到2020年,全省中小公司制作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渗透交融,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新动力。一是深化“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行动。培育好208个先进制造企业,101个服务企业,65个产业集群,59个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企业结合,加快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信息化。二是推动发展互联网+商务的关联产业。推进农村电商集群化、行业电商品牌化、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充分的发挥电子商务与传统制造的关联效应,盘活区域生产要素,完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三是全力发展“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研发检测、仓储物流、文化创意、节能和技术服务业。推广烟台1861创意产业园、潍坊恩泽信息智慧城市、山东创泽信息服务智能化、海旺达现代物流“无船做海运”的经验,开发新型服务业。四是创新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全力发展健康养老、休闲旅游、家政服务等市场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推广荣成盛泉智能养老、济南阳光大姐“安置一个人,温暖两个家”、沂水县院东头镇“厚植地域特色,拓展红色旅游”的经验,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

  企业集群化、产业高端化是推动社会生产由积累成长型向整合创新型转变的重要方式。要深入落实全省产业集群“十三五”规划,推动我省产业集群全方面转型升级。一是深入实施产业集群升级年六项行动。落实全省产业升级年工作部署,围绕产业集群规划性引领、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协同性创新、服务性配套、城镇化协调六个关键环节,实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智慧集群建设、设计创意创新、高端人才培养、升级协同服务、特色产业镇巡礼六项行动,着力打造“好群山东”品牌。省局今年将在烟台、潍坊、临沂、菏泽等地召开专项行动现场会,并组团到省外国外考察学习。二是扎实开展产业集群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示范。会同省财政、发改、经信、科技、商务等部门,在全省开展支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工作。今后3年,省财政整合安排10亿元专项,培育10个50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30个1000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和60个5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通过3年的升级示范,形成产业优势明显、层次结构合理、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三是大力发展小镇经济。按照特色牵引、市场主导、产业支撑的原则,对200个山东省特色产镇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镇的产业、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促进要素重新组合,加快产业升级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鼓励争创省级、国家级特色小镇,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支撑、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

  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提升节能环保安全技术产业,广泛推进“工业绿动力”计划,培育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建设能源管理机制。加强全过程节能管理,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主管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人员的三级能源管理网络。要强化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降低能源消耗。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运用先进技术工艺替代落后产能的经验。威海中玻新技术玻璃有限公司,开发“固体燃料代油技术”,颠覆了玻璃工业数百年来一直使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的技术,年替代重油7.8万吨,降低燃料成本约1.2亿元。三是强化安全促生产。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广山东东方华龙工贸集团,引进“第三方”安全评价机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整改的经验,夯实安全生产防火墙。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企业制度机制创新。一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规范所有权和经营权,建立和完善“三会”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健全企业运营机制和考核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对接多元化融资市场。积极弥补融资短板,通过挂牌上市、股权转让、发行股票和债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间接融资的依赖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难题。三是认真落实省政府推进规范化改制的部署。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改制力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全省完成改制企业达6101家,累计完成10278家,仅占纳入改制企业的28.98%。各级要进一步强化培训、指导和引领工作,协调落实政策,破除制度机制障碍,不断加快改制步伐。

  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理念贯穿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的全过程。一是培育创新企业文化。要把技术精湛、独具匠心作为企业文化重要内容,把敬业、精业、奉献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像“崔字牌”香油那样,“理念先行、文化跟进、世代传承、百年恒业,专精一品”。像山东鲁华龙心生物那样,“以圣人之心,做济世良药”。像方圆集团那样,“执着工匠精神,铸就方圆品牌”。二是打造高素质蓝领队伍。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载体,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引导中小企业系统尊重、重视、关心高技能人才成长,提高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三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倡导企业家创新精神,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支持企业家创新业、立大志,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中小企业在新常态下重大历史使命。全省中小企业系统,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上来,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加强组织指导,继续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打造新动能的核心要义,在推动变革创新上下功夫,把实施创新驱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吸引社会优质服务机构向平台聚集,加快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和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应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便捷性和及时性的优质服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交流平台的作用,引导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扩大对外经贸交流合作。

  同志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质增效,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推动中小企业引领新常态,打造新动能,为实现我省经济发展“由大到强”、“走在前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